语言通俗,是对诗歌风格的一种描述。即诗歌语言力求平铺直叙,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并不是说此类诗歌就很寻常,相反它往往会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且显得真切深刻。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等。
而说到诗歌语言的通俗,就不得不提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着“诗魔”和“诗王”之称的白居易。毕竟语言通俗,历来被认为是白居易的主要艺术特色,且为人所称道。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邯郸冬至夜思家》,便是白居易很通俗的一首诗。它写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岁末,是白居易宦游在外,夜宿邯郸驿舍时有感而发。
顾名思义,白居易写这首诗的具体时间,是在岁末冬至那天。至于白居易为何要写这首诗,则因为“思家”二字。如此一来,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也就是思乡之愁和怀亲之意。虽然当时的冬至是放假的,并且有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等习俗,但白居易毕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自然也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了。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主要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了他在冬至这天的所作所为。即冬至这个日子,我本该是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的,没想到现在却是在邯郸驿舍中度过此节。因为孤身一人,所以晚上我也只能抱着双膝坐在灯前思念家乡与亲人,此刻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实际上,这两句诗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即使是在千年后的今天,因为求学、工作等种种原因,诸如冬至之类的节日,也就很容易不能与亲人相聚,自然也就会萌生思乡之愁和怀亲之意。这时我们再看冬至那天的白居易,与他共处的只有那抱膝枯坐的影子,其当时的孤寂之感,当时的思亲之情,可谓溢于言表。
然后,诗的结尾两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即我想在这个冬至的夜深时分,我的家人一定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之人。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它并不是实写,而是白居易想象出来的一幅情景。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中得知白居易的思家情感之浓。另外,正常来说,白居易身在他乡,就应该写他自己如何想念家乡,想念亲人。
但这里白居易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亲人如何在家乡想念自己,可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啊。纵观白居易的这首《邯郸冬至夜思家》,虽然语言通俗浅近,无一生僻字,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的思乡之愁和怀亲之意,却令人印象深刻,久久无法忘怀。最后,白居易诗中的这种情感,我想今年春节,应该很多人都深有感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