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康为世纪(688426)、股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分子检测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主要产品是分子检测原料酶、核酸保存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分子诊断试剂盒、分子检测服务。最近发布了在上证科创板上市的消息,那么具体康为世纪上市时间是什么时间呢,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

根据目前新股上市的规则,通常情况下新股申购完成后,一般过8-14天(自然日)上市交易,康为世纪申购的时间是10月14日,那么根据计算可得康为世纪上市时间可能会在10月22日-10月28日。当然新股中签之后也会出现延迟上市的情况,但是一般不会超过14天的样子。在新股中签之后,投资者只需要保证账户当中有足够的申购资金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康为世纪正式上市交易吧。

康为世纪什么时候上市(688426康为世纪上市时间最新消息)

康为世纪行业概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分子检测能力,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长期以来,分子检测实验室资源数量过少、分布过于集中是限制分子检测行业发展及应用范围的一大障碍。2020 年 9 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到 2020 年 9 月底前,实现辖区内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各级疾控机构以及县域内至少 1 家县级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到 2020 年底前,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完成城市检测基地和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2020 年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对基层疫情的防控政策直接推动了分子检测资源下沉,后疫情时代的医疗卫生新基建下行业弊端将得到显著改善。分子检测实验室资源下沉最大的意义在于打开了数量庞大、深入基层的 PCR 检测网点,使其成为各类分子诊断试剂长期流量入口,进而为产业链带来了增量的基层市场,是带动整个行业景气度及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

2、国内企业技术不断提升,核心原材料的国产化加速

中国分子检测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国产分子检测试剂原料产品在进口产品替代中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一直以来,能提供分子检测试剂上游原材料的厂商少,分子检测中的探针、引物、酶等生物活性原料的生产供应由国外巨头主导,如赛默飞世尔、宝生物、东洋纺株式会社、New England Biolabs (NEB)、 Promega 等,国产化程度较低并且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是技术难度高,且下游消费终端(科研机构及医院等)对检测试剂的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中游分子检测试剂制备厂商更倾向于选择仪器先进、生物化学试剂稳定的进口原材料供应商。国内企业基本没有原料的技术,以代理进口产品业务为主,分子检测试剂原料市场定价权仍被外资品牌把控。

随着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汇率波动,进口产品存在价格上涨及供货紧张的风险。同时,随着我国鼓励创新和进口替代政策不断出台,中国分子检测试剂行业领先企业已开始对产业链进行延伸。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很多外资企业因为生产及物流能力受限,无法及时供货,进一步加剧了生物试剂的供应紧张。一些国产企业抓住机会,逐渐进军分子检测试剂原材料生产领域,加强产业链布局、规模投入和技术研发投入,并取得不错的进展。

3、对比海外行业发展历程,国内产业链上游企业有望向下游延伸

纵观国际 IVD 试剂巨头的发展历史,如赛默飞世尔、凯杰、罗氏诊断、BD、 Illumina 等,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具体技术产品层面上,都经历了从生物科技创新到临床应用的阶段性发展历程。例如,凯杰于1986年开发了第一个质粒DNA 提取产品,后于 2004 年起先后收购了 Molecular Staging 和 Digene,进入分子诊断领域,其后续在传染病检测、肿瘤诊断领域的一系列并购使其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和分子诊断企业。同时,具有上游基础试剂、原料酶、自动化设备、耗材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在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更有优势,企业自身原有的上游原料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可以为进军中游分子检测临床应用的开发、市场推广以及长期的持续发展,沉淀和积累技术、人才、管理、渠道、市场等全方位重要条件和要素。

4、国内领军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近年来,全球分子检测市场呈现增速严重分化的现象,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快速稳步增长的特点,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低速平台发展期。因此,一批国内行业领先的核心原料企业、分子诊断或其他类型的分子检测企业开始拓展海外业务,进军海外市场,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线。与此同时,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引入海外业务平台,对自身的产品线进行拓展。

目前,国内分子检测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康为世纪、菲鹏生物等优质的国内企业已在海外市场布局,其海外业务在其收入结构中占据重要比例。未来,随着国产分子检测企业在技术层面的创新与发展,国内分子检测试剂产品将继续凭借其高性价比的优势加深错位竞争,不断提高在全球市场的渗透率,逐渐提升国产分子检测品牌的国际影响力。